IPC15

歡迎來到台灣 Formosa!

臺灣 TAIWAN

福爾摩沙(美麗之島)是16世紀葡萄牙人看到臺灣這片島嶼所發出的讚嘆。這片坐落於亞洲東部的寶島,是一個充滿多樣性和獨特魅力的地方。從雄偉的山脈、起伏的丘陵到廣大的平原,從現代化的都市到傳統小鎮,台灣展現了千變萬化的風情,擁有豐富的美食、迷人的風景和友好的人民,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地方。讓我們一同探索這個充滿驚奇的寶島,發現台灣獨特的魅力,並深深愛上這片土地!

台灣地理位置優越,坐落於亞洲的心臟地帶,四周環海,位於北半球東亞地區,亞洲大陸東南沿海,太平洋西岸。它位於日本群島以南、菲律賓群島以北,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東隔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介於日本和菲律賓之間,正居於東亞島弧之中央位置,是亞太地區海、空運交通要道。

台灣地理座標約為23度30分至25度30分北緯,120度至122度東經,總面積約為36,000平方公里(14,400平方英里)。台灣中南部橫貫著北回歸線(地球赤道以北23.5度的緯度線),對台灣的氣候產生一定的影響,使得台灣擁有亞熱帶氣候特徵。由於台灣地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和亞洲大陸東緣,地震和颱風頻繁發生。

台灣的氣候主要受到季風和地形的影響,呈現亞熱帶季風氣候,以通過嘉義縣和花蓮縣的「北回歸線」為界,劃為以北的「副熱帶季風氣候」,和以南的「熱帶季風氣候」。整體而言,氣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熱潮濕,冬季相對涼爽,春秋兩季較為溫和。夏天吹西南季風,最熱月(7月)均溫可達攝氏28度;冬天吹東北季風,最冷月(1月或2月)均溫,北部約攝氏15度,南部約攝氏19度。

台灣潮濕多雨,平均年降雨量可達2500毫米,是世界平均雨量的3倍以上。隨季節、位置和海拔高度不同,北部、東部全年有雨;中南部則乾濕季分明,雨季主要集中在6月至8月。此外,台灣位於太平洋生成的颱風的路徑上,6月至9月是颱風季

台灣的四季

春天(三月至五月)

台灣的春天季節,天氣變化較大,二月至四月為春雨季節,有著細雨綿綿的天氣型態,由於東北季風和西南季風在台灣海域作拉鋸戰,天氣瞬息萬變,一天之內就可能經歷晴天、陰天到雨天。另外,五月為梅雨季節的開始,經常會有連續降雨,所以春天出門要隨身攜帶雨具。

夏天(六月至八月)

夏季炎熱而潮濕,高溫多在攝氏30度以上,尤其是北部平地地區更容易超過35度。季風帶來潮濕空氣,造成高濕度和時有的豪雨或雷陣雨。夏季末至初秋也是颱風季節,可能帶來大雨和風暴,對台灣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秋天(九月至十一月)

秋季溫度逐漸下降,涼爽而宜人,氣溫約在攝氏25至33度之間。秋季降雨量逐漸減少,偶有陣雨,天空通常晴朗,是戶外活動和旅遊的理想季節。然而,秋季也是颱風的高峰期,颱風可能在這個季節影響台灣,尤其是在九月和十月,此時外出應謹慎,隨時關注氣象警報。

冬天(十二月至二月)

台灣的冬季濕冷,氣溫約在攝氏10至20度之間。每年12月初至隔年3月底,由於西伯利亞高壓區的冷空氣南移(寒流),帶來氣溫驟降。高海拔山地區氣溫更低,可能會有降雪現象。冬季是賞花的好時機,梅花和櫻花盛開,各地舉辦了許多花卉節慶。此外,台灣的冬季也是享受溫泉的最佳時機,各大溫泉勝地經常吸引遊客來放鬆身心。

台灣島嶼形狀狹長,南北長約394公里,東西最大寬度約144公里,,環島海岸線長約1139公里,四面環海,整體形狀似長條蕃薯狀。

台灣地勢高聳陡峻,全島有三分之二的面積分佈著高山林地,「台灣屋脊」- 中央山脈南北縱貫,將島嶼分為東西兩側,河川東西分流,河短坡陡流急,侵蝕旺盛,形成台灣多樣複雜的地貌。這是由於台灣地處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板塊交界,板塊互相擠壓所導致,而這樣的地理位置也使得台灣有豐富的火山地質地形,平均每年超過百次的有感地震,以及豐富的溫泉區。

台灣的主要地形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台地等五類。山地和丘陵佔總面積的約70%,而平原和盆地則是主要的人口居住區域,又因中央山脈位置偏東,西部平原較廣,是人口密集區;東部平原狹窄,人口密度相對較低。

多山地形:

台灣山地主要分布於本島中央偏東,有五大山脈,其中,中央山脈是臺灣島的脊梁,又稱「台灣屋脊」,由北到南縱貫全島,也是大多數河川的分水嶺。台灣是一個多高山的島嶼,在全島約36,000平方公里的面積上,有近270座高度超過3,000公尺的高山,使其成為全球高山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最高峰是玉山,海拔達3,952公尺,為東北亞第一高峰。

儘管過去200年來人口增長了十倍,並且工業和農業規模大幅擴展,但台灣仍然保持著壯觀的高山和茂密的森林。台灣的土地面積超過58%被各種形式的森林或竹林所覆蓋。就土地總面積的百分比而言,台灣的森林面積是挪威的兩倍,幾乎是英國的五倍。高山地形在台灣的氣候和植被上也帶來了多樣性,形成了壯麗的高山景觀。

丘陵與台地:

台灣的丘陵地區分佈廣泛,特別是在山區和平原之間的西部麓山帶,形成了起伏不平的地勢。這些丘陵地形提供了豐富的自然風光和生態環境。然而,這些地區因地勢較低緩,易於開發,成為人類活動密集的區域。然而,丘陵地形也容易受到人為開發的影響,需要更注意水土保持,以免引起災害。

台地原為古代河流的沖積扇,後因地層抬升及河川切割,形成頂部平坦且高度約 1、200公尺內的台地。臺灣從北到南都有台地分布,台地上少有河流,灌溉不易,不利於水田耕作,先人因而在某些台地開闢許多埤塘蓄水,以提供農田灌溉用水。

火山活動:

由於台灣位於環太平洋的火山地震帶,曾經經歷火山活動,形成了幾座火山山脈,存在北部的基隆大屯火山群、東部的海岸山脈火山群(含綠島、蘭嶼)和離島的澎湖火山群。目前本島並無明顯活躍的火山活動。火山地形的特點是錐狀的山形,或是平台狀的火山。這些地形形成主要是因為岩漿噴發,與板塊推擠有所不同,呈現出獨特的風貌。台灣的火山地形也是觀光勝地之一,例如位於台北大屯山區,陽明山國家公園的七星山。

平原與盆地:

平原與盆地雖然狹小,但卻是人口稠密的地區。

平原地區是台灣人口密集、經濟發展蓬勃的區域,也是農業和城市發展的主要區域。嘉南平原位於台灣南部,是台灣最大的平原,更有台灣穀倉之稱,提供了大量的米糧。其他平原包括中部的彰化平原、南部的屏東平原、東北部的蘭陽平原,以及東部的花東縱谷等。這些平原是由高山流出的河流沖積形成,提供了豐富的土地資源,成為農業的重要區域。

盆地地形在台灣主要分為張裂型態和擠壓型態兩類,分別形成北部的台北盆地和中南部的台中盆地。盆地地形有利於人類的居住、農業和交通,台北盆地更成為台灣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盆地散布在山地、丘陵及台地之間,臺北、臺中都會區位於盆地內。環繞盆地周圍的山脈或丘陵,使得盆地內通風不易, 夏天容易悶熱,卻也提供良好的地形屏障, 減少風災危害。

主要盆地有北部的台北盆地、中部的台中盆地與埔里盆地,以及東部的泰源盆地等。

外島:

台灣的外島包括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綠島和蘭嶼等,它們散佈在台灣周邊的海域。這些島嶼地形較平緩,與台灣本島形成鮮明對比。

澎湖群島是一個由90多個大小島嶼組成的群體,以其迷人的海岸風光、潔白的沙灘和豐富的海洋生態而聞名。金門群島位於台灣西北方,曾經是軍事要地,現在則保留有豐富的歷史文化,成為歷史愛好者和遊客探訪的地方。馬祖列島包括南竿、北竿、東引和東嶼等島嶼,坐擁壯麗的海岸線和豐富的文化資產。綠島和蘭嶼分別位於台灣東南方,以其獨特的地質景觀、原住民文化和豐富的海洋生態而受到遊客的喜愛。這些外島擁有多元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文化色彩,成為台灣旅遊的亮點之一。

水系:

台灣的水系地形多樣,主要由發源於中央山脈的河川網絡和分布於全島的湖泊組成。中央山脈是台灣的主要山脈,濁水溪、淡水河等河流從這裡發源,沿著山勢蜿蜒而下,形成複雜的河谷系統。河流多為川短流急,河床有岩石外露和平沙舖地,流型各異,上游常見瀑布、壺穴、奇石。山區的急流河川刻劃出陡峭的河谷地形,形成壯麗的瀑布和懸崖峭壁。

在台灣各地,河川在山區與平原之間形成了平緩的河口地帶,湧入台灣海峽。此外,台灣西部的河川流經平原區,形成交錯的河道網,支持著農業和城市的發展。台灣湖泊相對較少,日月潭是台灣最大的淡水湖,坐落於山谷之間,呈現出迷人的湖泊地形。

總體而言,台灣水系地形展現出豐富多樣的景觀,從高山峻嶺到平原河谷,再到湖澤地帶,形成了獨特的地理格局,同時也為台灣提供了豐富的水資源。

美麗的海岸線:

台灣被廣闊的太平洋所環繞,擁有約1,566公里的海岸線。海岸線特徵包括北部的岬灣與岩岸,西部的多沙灘、沙丘、潟湖、泥質灘地,南部的恆春半島為珊瑚礁海岸,東部為斷層海岸,坡度陡峻並多斷崖。西部和北部的海岸地帶以其平坦的平原而聞名,是重要的經濟區域。而東部海岸面臨太平洋,以其令人驚嘆的風景和壯觀的懸崖與崎嶇地勢而著名。

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公園:

台灣擁有眾多的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公園,這些區域致力於保護豐富的自然生態、獨特的地理景觀以及具有文化價值的地區。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公園在台灣扮演重要的角色,不僅是自然生態的寶庫,也是提供民眾休閒、觀光和環境教育的場所。

台灣有多達九座國家公園,涵蓋了島嶼上各種地形,包括高山、丘陵、平原、海岸線等。每個國家公園都有其獨特的特色,提供了豐富的戶外活動和景點參訪。位於東部的太魯閣國家公園以其壯觀的大理石峽谷和原始的野生地區而聞名;南部的墾丁國家公園擁有多樣的海洋生態,是受歡迎的潛水勝地;陽明山國家公園以其火山地形、溫泉和賞櫻勝地而聞名;而雪霸國家公園以其高山美景而著名。

這些保護區和公園並非僅僅是自然的寶庫,更是文化的寶藏,承載著台灣人對於土地的熱愛與敬重。我們誠摯邀請您踏上這片富饒之地,透過探索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公園,深入了解台灣豐富多樣的自然和文化面貌。

更多資訊,請參考台灣觀光局的介紹

台灣人以其熱情好客、創意豐富、以及堅韌不拔的品質而聞名於世。臺灣人的多樣性源於不同族群的歷史移民背景,融合了中國、日本、荷蘭等多元影響,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風貌。他們保持著對傳統價值觀的尊重,同時積極迎接現代變革,形成了獨特的人文風景。形成了獨特而豐富的文化融合。台灣人口主要由以下五個族群組成:

原住民

台灣的原住民族群擁有深厚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傳承。這些部落在島上已經存在數千年,是臺灣最早的居民之一。雖然在現代,原住民僅佔臺灣總人口的五分之一,但他們的文化卻是這片土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官方認定有十六個原住民族,分布在山區和低地,共同屬於南島語系。這些族群擁有獨特的語言、傳統藝術、戶外活動,以及豐富的宗教信仰。過去,山區原住民以狩獵和採集為主,低地的則從事農業和養牲畜。如今,原住民已融入現代社會,不僅在各行各業有所貢獻,還在體育和音樂等領域有著卓越的表現。

原住民的村落在慶典活動中顯得繁華,例如在東部裂谷地區的阿美族豐年祭。居民不分年齡參與傳統服飾的戶外舞蹈,歌唱多聲和音樂,展現他們獨特的文化特色。與其他族群不同,大多數台灣原住民信仰基督教,這也成為了他們文化和信仰的一個重要面向。

原住民文化在台灣社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豐富了整體文化面貌,也是臺灣多元性的鮮明象徵。透過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傳統技藝和信仰體系,我們更能深入瞭解這片土地上多元且獨特的文化景觀。

閩南人

閩南人是在17世紀初至1895年間從福建移民到臺灣的主要族群,其人口約佔臺灣總人口的四分之三。閩南人主要使用台語,一種與福建閩南話非常相似的語言,成為他們日常溝通的主要語言。

閩南人保留著福建文化的特色,並在臺灣發展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會習慣。儘管閩南人承認自己是漢族的後裔,但多數人反對將臺灣視為中國的一部分。這種觀點在他們中間相當普遍,並且被視為一種對臺灣獨特身份的堅持。約四分之三的臺灣人口自認為是「普通臺灣人」,這代表他們既不是原住民、客家人,也不是外省人的後代。閩南人的存在豐富了臺灣的文化多樣性,並對該地區的發展和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客家人

客家人自18世紀初開始在台灣定居,原本分佈在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各地。作為一個漢族民族,客家人在過去的1600多年中經歷了多次遷徙和流散,卻始終保留著自己獨特的文化特色。在台灣,客家人的分布地區廣泛,他們在臺灣社會中有著深厚的歷史根基。

客家人擁有自己的語言和風俗,這在中國民間信仰中也有所體現,一些神祇被視為客家神祇。相較於閩南家庭,客家文化有其獨特之處,展現在語言、宗教信仰和傳統習俗上。與閩南人不同的是,客家父母從不習慣為女兒綁腳,這顯示出客家文化中對於女性自主的尊重和重視。

客家人在台灣的歷史發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們的定居地區形成了獨特的客家社區,並對當地社會和文化做出了深遠的貢獻。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傳統藝術以及對家族和社區的重視,都豐富了台灣社會的多元性,使其成為台灣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之一。

外省人及其後代

在中華民國(ROC)人口中,約有10%至15%的人被視為「外省人」,這群人包括在臺灣出生的個體,但因其中國血統而被視為「外省人」的後代。這種身份的認定在傳統中國思維中,主要是由一個人的父系血統來確定。因此,即使有台灣出生的母親,若父親來自中國,這些中華民國公民也被歸類為「外省人」的後代。

外省人及其後代在臺灣社會中佔有一席之地,其歷史根源可追溯至中國國共內戰後,國民政府遷移到臺灣。這個人群帶來了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和社會背景,成為臺灣多元文化的一部分。雖然外省人在臺灣一直以來都與本地族群有著不同的身份認同,但他們的貢獻對於臺灣的現代化建設和發展貢獻良多。

外省人在臺灣社會中擔任著各種職業角色,包括政治、教育、科技等領域。他們的文化和歷史背景為臺灣帶來了更多的多元性,形塑了這個島嶼上複雜而豐富的文化風貌。儘管曾經存在身份認同的差異,但在當今社會中,臺灣的多元文化被視為一個共同的資產,彰顯著社會的包容性和融合性。

多元文化以及其他移民群體

臺灣的多元文化融合不僅來自於原住民、閩南人、客家人和外省人,還源於歷史上其他移民群體的貢獻。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時期以及日本統治時期,都在臺灣留下了豐富而獨特的文化痕跡。這些歷史事件帶入了西方和日本的影響,豐富了臺灣的文化底蘊。

近年來,東協國家如印尼、越南等的移民在臺灣逐漸增加,已經超過十萬人口。這群移民不僅為臺灣注入新的文化元素,也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多元性。這些來自東協國家的移民在各個領域都有著活躍的參與,包括勞動力市場、文化藝術和社區建設等,使臺灣社會更加豐富和多元。

總體而言,臺灣的多元社會面貌是由原住民、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以及其他移民群體的共同努力和文化貢獻所形成。這使得臺灣成為一個特殊而豐富的文化交匯地,凝聚著各種族群的共同奮鬥和理念。這種多元性是臺灣社會的一個獨特特徵,也體現了在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演變中形成的豐富文化景觀。

關於台灣樸門

樸門永續設計正式引進是在2008年,大地旅人邀請澳洲第一代樸門永續設計教育家羅賓‧法蘭西斯(Robyn Francis)在台灣教授第一屆樸門永續設計認證課程(PDC-Permaculture Design Course)。但在此之前(1998年左右),已經有一小部分人在美國和澳洲旅行時接觸了樸門永續設計,並在2005年間組成了一個讀書會小組與共學小組。自2008年第一屆PDC以來,樸門永續設計的概念已在台灣的不同場域、環境中傳播,並具有許多不同的應用面向。全台灣各縣市均有不同的樸門永續設計教師和實踐者,同時相關課程與活動也在社區大學(成人教育計畫)、正規教育系統,例如小學教師的繼續教育計劃舉辦。此外,樸門永續設計也被諸多政府機構作為進一步的專業發展課程。大學裡也向不同專業的學生在學習樸門設計,例如景觀設計、建築設計、農業、園藝和通識教育課程。這裡的照片庫可以看見來自台灣不同地區的樸門永續設計教學者與實踐者。想知道台灣有哪些樸門永續設計實踐基地,可以參考這個表單。(資料由實踐者自願提供與填寫,因此部分實踐地點可能未列出。)